2025年4月8日,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系都述虎教授课题组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中科院一区)上发表了题为“Water-stable perovskite/metallic nanocomposites-based SERS aptasensor for detection of neuron-specific enolase”的研究论文。
基于半导体的SERS衬底以其高化学稳定性、高载流子迁移率和制造过程中的可控性,已成为SERS研究领域的新前沿。作为一类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钙钛矿(perovskite)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光致电荷转移效应,其制备所得SERS衬底展现出高的光稳定性和窄的谱峰宽度;然而,由于钙钛矿自身水不稳定,用它来构建的SERS衬底,难以用于水相样本中目标物分析。
本研究采用配体辅助包封策略,以聚多巴胺(PDA)为包裹配体,制备水稳定性的全无机钙钛矿CsPbBr3@PDA,并与金纳米粒子(AuNPs)自组装形成CsPbBr3@PDA@Au复合SERS衬底。PDA作为有机配体不仅钝化了钙钛矿纳米晶体生长过程中的表面缺陷,还形成了多孔PDA保护层,有效地阻止了钙钛矿在水介质中的降解;同时,具有丰富官能团和共轭π结构的PDA有利于吸附AuNPs,促进CsPbBr3和AuNPs之间的电子流动,从而产生较强的SERS活性;进一步通过CsPbBr3@PDA@AuNPs与双链DNA偶联制备了SERS适配体传感器,用于人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检测限达到1.02 pg/mL,如此高的灵敏度,将在未来的疾病早期诊断与筛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院都述虎教授、张丽颖副教授和附属逸夫医院何宏亮副主任药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苗嘉艺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6566325003367?ref=pdf_download&fr=RR-2&rr=93012cec48378551
(撰稿/都述虎课题组;审核/陈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