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2021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发布时间:2021-06-18浏览次数:3615

药学院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成立于2002年,现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一级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B等级,并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期建设项目。药理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剂与药理学2021QS世界大学排名在独立设置医科大学中排名第一。

学院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人(含二层次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特聘教授4人、江苏特聘医学专家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5人等。

学院设有8个学系(化学系、临床药学系、临床药理学系、药物化学系、药物分析学系、药剂学系、核药学系、药品监管科学与药物经济学系)、1个研究所(干细胞与神经再生研究所)、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基因药物技术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药学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年来学院承担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优秀青年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内的重大研究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年均10余项。发表SCI论文年均50余篇,包括Nat Med, Circulation, Neuron等国际权威刊物,篇均IF4.0以上。授权的国内专利年均10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奖一等奖2项。

 

招收类型

 

统招博士后(全职博士后):以统招博士毕业生的身份,或与原单位解除聘用关系,或在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全时全职来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含外籍人员),具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普通师资博士后

2. 卓越师资博士后:选拔培养本校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师资博士后青年人才培养储备。

3. 普通博士后: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

 

招聘条件

 

1. 博士后的申请者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申请者一般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 申请者近三年内学术成绩应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影响因子≥3.0的科研论著。

2)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3)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5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

3. 卓越师资博士后仅选拔培养本校拔尖创新人才,申请者须符合《南京医科大学卓越师资博士后培育计划实施办法》(南医大校〔2019174 号)的相应条件。

4. 本校博士毕业申请者以第一作者(排名第一)在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影响因子≥7.0的科研论著,经考核合格,可申请其博士毕业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在站期限

 

博士后在站时间一般为2年,根据研究项目需要并结合博士后在站期间工作表现及业绩可在2-4年内灵活确定在站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

 

薪酬待遇

 

1. 年度总收入(在站2-6年均享受)

统招博士后在站期间按照国家、省和学校相关规定享受博士后工资及福利待遇(包含住房公积金、逐月住房补贴、社会保险及年金等),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博士后不同类型,享受相应待遇如下:

博士后类型

工作岗位

年度总收入

备注

卓越师资博士后

校本部

30

在站2年内,工资及福利待遇由学校承担;对经批准延期的博士后,在站第3-6年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由合作导师与学校按照相关比例共同承担。

普通师资博士后

校本部

28

普通师资博士后

附属医院

30

工资及福利待遇均由医院承担。

普通博士后

校本部

20

在站2年内,学校承担15/年,其余由合作导师承担;对经批准延期的博士后,在站第3-6年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由合作导师与学校按照相关比例共同承担。

 

2.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倾斜政策

师资博士后在站期间可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受聘职务后,可享受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的薪酬待遇(仍享受博士后其他待遇)。

3. 科研绩效

统招博士后在站期间获得的科研项目及产生的科研成果,按《南京医科大学科研津贴发放办法》发放科研津贴,享受校内教师同等待遇。

4. 专项科研经费

学校对经批准延期满一年的校本部统招博士后,给予其合作导师10/年的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支持博士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专项科研经费最高额度20万元,按相关文件执行。

5. 优先留校

学校对在站期间工作优秀的博士后优先留校任教;对符合学校高层次引进人才条件的优秀博士后,可按人才引进政策直接予以引进。

6. 公费医疗

统招博士后参照我校事业编制人员享受公费医疗待遇(不含外籍博士后)。

7. 申报项目

学校支持博士后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报各类项目。

 

 

申请程序

 

1. 全年接受入站申请。

2. 申请人可提前与合作导师联系,申请者了解相关信息并联系合作导师,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后,须登陆中国博士后网站进行网上填报,同时提交相应纸质材料至药学院。

 

联系方式

 

联系人:冒老师,025-86868467

Emailyxy@njmu.edu.cn

通讯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南京医科大学至诚楼Y318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网址:http://yxy.njmu.edu.cn/

 

 

导师一览

药理学

 

季勇教授

季勇教授现为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333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副主编(亚洲地区),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理事,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生物活性小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长期从事主动脉夹层、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心室重构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分子机制及药物的防治研究。先后主持各类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及面上项目。提出多个心血管疾病干预靶点,揭示了多种病理过程发生新机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Circulation,  Cir Res, Nat CommunHepatology,Diabetes, Antioxid Redox Signal等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

主要研究方向1.主动脉夹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管损伤、心室重构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分子机制及药物的防治;2.活性气体信号分子NO及其介导的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修饰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3.活性气体信号分子H2S及其介导的蛋白质巯基硫化修饰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Emailyongji@njmu.edu.cn

 

韩峰教授

韩峰教授现为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课题组主要围绕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精神疾病与心脑血管重大疾病,开展发病机制和药理毒理学研究,关注神经血管单元信号组分间通讯规律,同时兼顾药物新靶点发现、临床生物标志物发现及创新药物研发。兼任《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副主编;《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编委;日本Tohoku University客座教授;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中国毒理学会理事等。作为项目负责人近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等。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奖一等奖(2/7)、省自然科学奖等奖励。作为通讯作者的研究工作发表在NeuronMolecular PsychiatryJ Exp MedJ Clin InvestCell ResJ Am Chem Soc等杂志。因科研工作需要,现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从事化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材料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药学学科交叉研究方向的博士后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1. 脑血管及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靶标研究;2. 利用活体双光子技术解析神经血管单元损伤机制及创新药物研究;3. 基于化学生物学的荧光示踪及药物机制研究;4. 基于结构生物学/药理学的药物靶标确证;5. 临床药学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Emailfenghan169@njmu.edu.cn

 

刘妍教授

刘妍,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江苏省巾帼科技之星称号;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和六大人才高峰等。刘妍博士于2011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从事5年的人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与再生医学研究。研究着重于:1. 人脑类器官构建;2.细胞治疗研究;3.应用iPSC开展神经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Nature Protocol, eLife, Molecular PsychiatryJCI等期刊。刘妍博士目前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发育学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细胞分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干细胞分会委员、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青年副主委、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等,目前主持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基金,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科技部重大研发专项两项。获美国专利1项。

主要研究方向1.人多能干细胞向特定神经谱系的定向分化;2.应用人多能干细胞进行人脑发育研究;3.应用病人iPSC开展神经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

Emailyanliu@njmu.edu.cn

 

陈宏山教授

陈宏山教授现为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特聘医学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气体活性小分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08年至2016年,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学习工作。2017年初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重点实验室。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Cell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Nature ProtocolsOncogeneCancer ResearchCritical Care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承担课题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及心室重构等心血管疾病机制研究及药物的防治。

Emailhongshanchen@njmu.edu.cn

 

高原青教授

高原青教授于2015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神经科学专业博士毕业。2012-2015年在德国慕尼黑亥姆霍兹研究所糖尿病与肥胖分所从事代谢疾病的中枢调控机制研究。2015-2017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医学中心从事下丘脑小胶质细胞与系统代谢控制的关系研究。2017年底回国,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代谢疾病的中枢调控机制与小胶质细胞参与的调控过程,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DiabetesMolecular MetabolismGlia等国际知名杂志上。

主要研究方向1. 小胶质细胞介导的代谢免疫炎症、突触修剪与神经发育;2. 中枢糖脂代谢、转运与中枢感应机制;3. 代谢疾病中下丘脑与心血管活动的应答机制。

Emailyuanqinggao@njmu.edu.cn

 

马腾飞教授

马腾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2018年在美国Texas A&M大学从事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与酒精成瘾等相关研究,20189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近年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 Biological Psychiatr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等国际权威期刊。现因研究工作需要,课题组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1-2名。课题组所在的研究平台条件优良,科研氛围浓厚,可以为受聘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实验室主要技术条件:电生理学技术、在体与离体光遗传学技术、在体与离体钙影像学技术、单突触神经元示踪技术、3D重建细胞内示踪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1.突触可塑性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2.研究神经元环路在成瘾中的作用及机制。3.药物的研发与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Emailtfma@njmu.edu.cn


吕丘仑教授

吕丘仑,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分析及相关功能研究。2013-2018年在美国奥克拉荷马健康研究中心及佐治亚州立大学分子医学转化中心,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例如急性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等。20191月回国,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被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聘为教授 。近年来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收录在Circul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均篇影响因子为10.3。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1.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2.代谢疾病中的心血管功能障碍的调控机制;3.心血管药物筛选及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验证;4.中药和小分子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毒理学研究。

Emailqiulunlu@njmu.edu.cn


周其冈教授 

周其冈教授现为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临床药理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团队等。周其冈教授于2013-2016年在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Pharmacological Research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基金5项。研究成果发表在JCINature ProtocolsNature MedicineStem Cell ReportsJNS等期刊。周其冈教授目前为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委员会青年委员等,获得江苏省科技奖一等奖,获得专利若干项,发明的电子化抗抑郁药物自动检测仪已经推向市场,转化1000万余元。

主要研究方向1. 基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子靶点的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抗衰老药物研发;2. 抑郁症、癫痫、衰老的分子机制和神经环路机制;3. 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细胞间通讯在抑郁症、癫痫、衰老中的作用研究。

Emailqigangzhou@njmu.edu.cn


赵宸教授

赵宸,博士,2021年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临床研究与循证医学中心PI。本科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和电子工程双学士;博士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方向为针对复杂生理病理过程的机理性和系统性数学建模,师从该领域著名专家Aleksander Popel教授。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等身份在领域内权威期刊等发表科研论著9篇(包括中科院1区/top期刊4篇),作为PI荣获并主持美国心脏协会(AHA)科研基金一项,作为核心人员参与起草及承担NIH R01基金三项。赵宸博士曾荣获2020年度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青年研究者”奖,在美期间曾长期担任美中医药开发协会(SAPA)总会和大华府分会(SAPA-DC)的执行理事。

因科研工作需要,现诚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1-2名。课题组研究方向新颖且与工业界医药研发联系紧密,研究氛围友好向上,欢迎不同学科背景的海内外人才加盟(计算或实验背景均可)。

主要研究方向:定量系统药理学以及系统生物学的机理性数学建模和模拟及相关转化研究

Email:  chenzhao22@njmu.edu.cn


临床药学

 

陈芸教授

陈芸教授2008 年被南京医科大学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特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药学院临床药学学术带头人。2017 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9年获得中华医学会青年科技奖,并曾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以及南京市高层次人才等。先后主持NSFC优秀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等十余项,发表SCI论文四十余篇,授权专利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1)基于液质联用的定向蛋白质组学研究;2)基于特异性标志物的靶向药物制备和机理研究;3)大分子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Emailychen@njmu.edu.cn


药物分析学

 

胡琴教授

胡琴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半导体量子点及碳点研究,并且将此类荧光纳米材料与金属有机骨架结合作为荧光传感器应用于生命系统微量物质分析等研究工作,近五年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0余篇(其中IF>8 两篇,IF 5-7 十四篇),国家专利授权8项。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江苏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实验室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及充裕的研究经费。

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2.纳米荧光生物成像研究。

Emailhuqin@njmu.edu.cn

 

都述虎教授

都述虎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者,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系主任。本课题组近5年来,主要开展荧光纳米传感器、拉曼光谱和分子印记技术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生物/疾病标志物检测和天然产物/中药活性成分、农药及药物残留等复杂样品分离与分析;先后在Anal. Chem., J. Nat. Prod.Biosens. Bioelectron.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国家863 计划项目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1项;获华夏医学科技奖1项、首届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主编《药物分析》1部,参编《药物分析学》和《天然药物化学》各1部。

主要研究方向1. 现代药物分析;2.  中药/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与新药发现。

Emailshuhudu@njmu.edu.cn


药物化学

 

方一民教授

方一民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目前已发表SCI论文3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c Chem ResChem SciAnal Chem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南京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启动基金、南京医科大学优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围绕生物医学和纳米材料科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新型的光学成像方法,开展基于单分子、单纳米粒子、单病毒和单细胞的免标记光学显微成像研究:1.新型免标记光学成像方法的开发; 2.单病毒、单细胞的免标记成像研究;3.单个酶、单个纳米材料的催化性质的研究。

Emailyfang @njmu.edu.cn

 

霍达教授

霍达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成员,江苏特聘教授(2020)。本科(2010)及博士(2015)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导师胡勇教授。2015-2019于佐治亚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夏幼南教授,2019年加盟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2014-2020年间,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含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Advanced Materials 2,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篇,JACS, Nano Letters, ACS Nano, Chemical Reviews1篇,Biomaterials 6篇。因课题组发展需要,现诚聘海内外博士研究生加盟课题组围绕上述研究领域共同开展研究,拟聘用研究人员应当对科研探索具有一定热情,生活态度积极乐观,擅于表达内心诉求,同时应当至少具备如下所述研究背景之中的一种:细胞器动态分析,超分辨成像,贵金属结构/晶相控制合成,蛋白冠分析。课题组将为入选申请人未来开展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以及硬件支持,同时协助申请国家以及省级青年基金项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颗粒物生物分子凝聚物研究;2.基于类器官模型的纳米材料细胞生物学研究;3.基于代谢重编程和衰老靶向的纳米药物研究。

Emailhuoda@njmu.edu.cn

 

药剂学


徐华娥教授

徐华娥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药学院药剂学系主任。研究方向:多功能智能纳米递药平台的构建及在重大疾病(如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中的应用。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Appl Mater Inter, Nanoscale, Nanomedicine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20192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南京医科大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南京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专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因课题研究需要,拟招收博士后1名,化学生物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均可。

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载药相关研究:如基于高分子或者小分子自组装的智能靶向纳米递药体系的构建;2.抗肿瘤药物评价相关研究:肿瘤相关模型的构建以及采用分子生物学或免疫性等手段研究抗肿瘤相关机制等;3.其他疾病(如心脑缺血、肺动脉高压、癫痫等)中纳米递药体系的应用评价。

Emailxuhuae@njmu.edu.cn

 

李玲玲教授

李玲玲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93月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受聘于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以新型光/电功能纳米材料为工具,围绕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包括:1. 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2. /电纳米生物传感;3.智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收录在Chem. Soc. Rev. Adv. Funct. Mate. Nano Today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Anal. Chem.等国际学术期刊上,累计影响因子>150,总被引次数>2300,其中包括6ESI高被引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电功能纳米材料制备;纳米电化学;诊疗一体化纳米药物载体。

Emaillill@nj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