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药学博士朱建华:“要有站起来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9-11-04浏览次数:993

朱建华在6岁时患上了骨髓炎,因为当时条件限制,延误了治疗,所以他患病的那条腿现在落下了残障,走起路来不太方便。

他现在在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专业读博士二年级。已经发表了4篇SCI论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20分。同时还取得了江苏省博士创新计划资助。


“我很喜欢《士兵突击》里的那句台词:不抛弃、不放弃。”他说。

让世间的疾病少一些

朱建华现在做的是靶向蛋白组学方面的研究——如何更加准确地检测和诊断肿瘤。“很有趣,也很艰苦。

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由传统的手术和放化疗时代进入到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主的精准医学时代。朱建华具体研究的问题是如何精准确定肿瘤组织里PD-L1的含量,这样才能确定对肿瘤病人是否用药、用什么药以及用量是多少。


“现有使用的方法存在不准确的问题,而且检测仪器、标准都不统一。”朱建华说他希望通过研究能够确定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为患者提供便利,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消耗。

“将纳米探针送达肿瘤组织,它能够特异性地识别PD-L1,经紫外光照射,探针会释放出特定的肽段,质谱检测、定量这些肽段,从而测定PD-L1的量。”几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过程,他忙了3个月。“光是纳米探针这辆‘车’上要放多少‘货’?这个问题就需要设计、尝试,不断的失败、再思考、再平衡。

硕士阶段,朱建华研究的是“纳米药物递送”。他打比方说,就像是培训专送肿瘤化疗药物的“快递小哥”。如果送错,就把正常细胞杀死了,后果很严重,只有把化疗药物精准快递到肿瘤细胞那里,顺利地消灭它,快递小哥才算完成使命。

“科研很枯燥,但我很喜欢。摆弄瓶瓶罐罐,动手设计出符合自己思路的设备,得到属于自己的成果,很有成就感。”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他的志愿清一色的全部都是医科大学。

“我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生病,都是在乡里的卫生所治疗,连县医院都很少去。”因为腿脚的问题,他从小立志要当医生。

“现在觉得,医生技术再好,没有好的药物也不行啊。每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和作用。”读了药学专业以后,他渐渐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他学药学专业的初衷很简单,能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世间的疾病少一些。

“我遇到了很多好人”

“我没想到我自己会一直读到博士。”他说:“但既然读到了,就要去自主地开辟自己的方向和天地。

“小时候,也有人劝我父母,放弃对我的治疗,但他们没这样做,而是坚持送我去看病,一直供我读大学。”回顾自己的路,朱建华觉得自己很幸运。“越往前走,就遇到越来越多的好人。

来南医大读博之后,一件小事让朱建华难以忘怀。他平时会以自行车代步,一次在北门附近,车胎爆了。一位食堂阿姨正巧经过,见此情景,就把他一路送到了义乌小商品城的修车点。“她把我送到以后,我才知道,阿姨回家的方向,其实是相反的。

“我的导师陈芸教授也常对我说,尽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留后悔。

说到自己的右腿时,他淡淡一笑,毫不介怀地说:“我觉得没什么不同,就是走路有点不方便。”从早到晚守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强度很大,他也从不觉得很辛苦,“我觉得我对科研很感兴趣,我很乐意看到自己能够每天进步一点,虽然有时候一直站立对我来说会有一点疲惫。

一开始,他独自面对复杂的实验也曾困扰过,面对冗杂的数据也曾叹气过,“当时刚刚来南医大,以前几乎没有单独做过实验,我做第一个材料实验做了整整六个月,中间很多波折,但是我从未想过放弃,最终还是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他觉得,先天的困境和不足,反而促使自己能静下心来做事。“我现在既不需要拄拐,也没有截肢,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体育锻炼也不落下,乒乓球、篮球、羽毛球,都是我喜欢的运动。我打乒乓球水平还不错,在本科的时候,还拿过学校的比赛一等奖呢。

“心胸开阔,灵魂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要有站起来的力量”

在团队里,他永远是第一个到达实验室,又是最后一个关灯离开的人。节假期间,他的身影也总是出现在实验室的玻璃窗后。

“我是实验室中年纪最大的,我有这个责任照顾好实验里每一个师弟师妹。”当大家都走了,他会确认好仪器的开关,确保实验室安全才会离开。他尽力把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做好,传达好导师的任务,带着师弟师妹们一起做实验,关心他们的生活。

他团队里的张文均评价他说:“师兄豪气爽朗,常常关心师弟师妹们的动态,安抚、开导、督促,是我们团队保持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心。

“在师兄的督促和领导下,实验室充满了凝聚力,以及较高的执行力。”团队中的倪荣华觉得朱建华认真负责的态度感染了整个团队。

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朱建华是党员,又是团队里的老大哥,带着研究生支部的党员学习典型人物,他特意给大家讲了钱学森的故事。

“在美国求学的时候,因为是中国人,钱学森被美国同学嘲笑,他很霸气地回怼:中国现在是比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你们谁敢跟我比试!

朱建华说,他特意挑选了这个故事,鼓励大家,也是激励自己。“我读了这个故事以后的真实感受是:当你被需要的时候,要有站得起来的力量。这力量,知识会赋予你,经历也会赋予你。

文字 / 丁宇舟 蔡心轶

摄影 / 崔雨萌